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就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系列重要论述,从多个维度准确把握其中有关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科学方法论,有效提升对我们党长期以来有关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加快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步伐。
实现主体维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人民主体地位相一致
(相关资料图)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领导主体”,在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百年征程中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一以贯之的持续探索,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事实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的最大底气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共同富裕朝着期待的目标前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解决自身的吃穿住行等问题,关键要推进物质资料的生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依靠人民群众”是国家和人民走向“富强”的坚实保障,“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先富和共富不是相互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先富”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进而形成共同奋斗、齐驱共进的喜人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多次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从人民中集聚智慧与力量。从本质上来说,人民群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只有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凝聚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同,夯实党的坚强领导的群众基础,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精神动力维度:坚持鼓励勤劳致富与创新发展致富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把握好四条原则,其中第一条便是“鼓励勤劳创新致富”。这一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既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原则要求,又从精神动力的维度明确揭示了坚持鼓励勤劳致富与创新发展致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
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奋劳动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也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亿万人民胼手胝足奋斗、携手并肩拼搏。要鼓励人们以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以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坚决克服坐等帮扶的“等靠要”思想、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贪图安逸的享乐主义,真正脚踏实地、辛勤劳作,持续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从本质上来说,勤劳致富体现的是通过大量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特别是创造性劳动,不断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仅有大量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远远不够,还需要以创新发展为基础的创造性劳动,才能更好更迅速更持久地致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支撑。事实证明,无论是观念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都能从根本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发展的普惠性和共享性,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创新发展既是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又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新发展理念之所以将把创新放在首位,就在于强调以创新引领发展、突出创新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只有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制度保障维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与充分发挥“两个作用”相协调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基本的制度保障。“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必须始终坚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其根本在于通过构建合理的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两个毫不动摇”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与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实践上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切实把“蛋糕”切好分好,真正实现“普遍富、共同富”。
同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壤,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必须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下功夫,始终与充分发挥“两个作用”相协调:既要充分发挥好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享市场机制红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充分发挥好政府在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及时处理好促进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调节收入分配与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关系,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
基本策略维度: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匹配
凡事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识,也是治国理政之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犹如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只有二者良性互动,才是最佳选择、最优组合,也才能实现最有效结果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既是领导干部的一种工作原则,也是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把握好的科学方法论。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匹配的基本策略。所谓尽力而为,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全力以赴、主动作为,坚定不移地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特别是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要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要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从本质上来说,坚持尽力而为,反映着党员干部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想尽一切办法服务人民,这种责任和担当考验着其是否具有攻坚克难、勤勉尽责的意志品质。
所谓量力而行,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盲目蛮干、急躁冒进,切实做到实事求是、稳扎稳打、行稳致远。制定和实施各种政策,都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在努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同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本质上来说,坚持量力而行,体现了党员干部必须秉承问题导向、理性务实的工作态度,考验着其是否具有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工作作风。
时空战略维度:坚持循序渐进与区域协调发展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与区域协调发展相融合的时空战略。
从时间维度来说,由于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和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阶段性等特点,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而必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论,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共同富裕,通过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不同阶段的目标,实施不同阶段的政策,使促进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只有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才能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从空间维度来说,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富裕程度存在差别,因而必须始终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方法论,既要充分认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又要把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短板变成潜力板,着力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既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又要积极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孟 轲,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制度化建设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1921-2021)”(编号:20&ZD009)、河南省哲社规划研究委托重点项目“‘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22DWT012)之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