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国防部的消息,俄军基本占领了巴赫穆特以北的索莱达尔,乌克兰方面表示会继续抵抗。索莱达尔是巴赫穆特的北部城市,一旦被俄军控制,巴赫穆特将失去北部的补给线,而且面临俄军的南北东三个方向的围堵,可以说巴赫穆特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早不打晚不打,偏偏这个时候把啃了6个月都没啃下来的索莱达尔拿下,意味着普京的战略意图已经很清晰——拿下顿巴斯全境,再试探西方的态度。
现在顿涅茨克超一半的领土被俄军控制,只要拿下顿涅茨克全境,俄罗斯的既定目标最低限度就达成。一旦俄军拿下巴赫穆特,下一步就会进军几十公里外的斯拉夫扬斯克,这场大决战何时展开谁胜谁败,直接关系到俄乌冲突的实质性走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西方援乌加码,乌克兰和美国也没有和谈意向的背景下,俄罗斯不但承受着战场的压力,还承担着能源市场的巨大压力,如果不能短期内实现停火,取得绝对优势,对于普京而言已经很难接受。
所以留给普京的选择只有一个,必须要打下去哪怕是惨胜。
第一:从俄罗斯内部来看,俄罗斯需要的不是别的必须是在乌克兰战场的胜利。不然俄罗斯当局无法给国内民众交代,普京更无法兑现自己的“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国内稳定是一切对外干预的基石,作为叱咤政坛20多年的普京,这个道理他自然认识深刻。
俄罗斯当局,当然指的不是普京一个人,包括绍伊古啊,拉平,苏洛维金啊,拉夫罗夫等等,统一了立场,制定了目标,就不会再犹豫下去,因为犹豫下去导致的就是自己的内部出问题,一旦“败絮其中”,俄罗斯会很快被西方渗透,颜色革命可以发生在乌克兰,那就有可能发生在奄奄一息的俄罗斯。
所以,俄罗斯必须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也一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因为俄罗斯虽然经济出现倒退,遭遇到了西方最严厉的孤立和封锁,但是俄罗斯手里有硬通货,维持在乌克兰战场的战斗,俄罗斯还有这个能力。
第二:因为俄罗斯在近3个月接连遭遇重创,红利曼、伊久姆、赫尔松的撤退,以及在顿巴斯没有取得明显进展。欧盟认为这是制裁取得了效果,于是乎西方在2023年开始就发起了对乌克兰新一轮的军事武器装备援助。
这一次法国已经越过了红线,给了乌克兰轻型坦克,而德国以及美国表态会向乌克兰支持战车,英国则有可能成为西方第一个给乌克兰重型坦克的国家。在西方觉得俄罗斯不行的时候,普京要是拿不出点手段,下一步美国要给乌克兰战斗机了。
西方给乌克兰武器,给什么武器,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俄罗斯如果打得乌军兵败如山倒,西方真心不敢给乌克兰先进武器,因为这些会被俄罗斯俘获拿去研究。早前乌克兰给美国要MQ-1攻击型无人机,美国国会硬是没给,主要原因就是怕给俄罗斯给弄回家。要知道,美国的无人机在中东伊拉克、利比亚可以为所欲为,那是因为中东很多国家根本没有完善的防空体系,但是如果放到乌克兰战场,这些先进装备会成为俄军的重点关注目标。
所以,俄罗斯必须要在战场上强硬,否则西方先进武器如果真的进入乌克兰,那就意味着一发不可收拾,俄军的作战成本是直线飙升。
第三,俄罗斯必须顾及自己的国际形象,现在的俄罗斯,甚至都开始看土耳其的脸色,战场上的被动,让土耳其觉得俄罗斯很想依靠土耳其调停,甚至在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一事上希望土耳其反对。
俄罗斯这种想法显然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只要俄罗斯能快速结束俄乌冲突,取得绝对优势,然后再警告芬兰不要加入北约,这样的做法才更像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做派。所以,想要解决问题,俄罗斯只需要取得胜利,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虽然欧盟看上去会为了乌克兰两肋插刀,而实际上欧盟很可能在2023年面临比俄罗斯还困难的境地。虽然预想中的天然气价格暴涨局面没有出现,但是这和特殊背景下的外部干预有很大原因。如果不是美国和其盟友下调天然气价格,欧盟现在还得支付高于俄罗斯管道天然气4倍的价格从外部引入液化天然气。
美国下调天然气价格的原因并非是供过于求,而是法德两国要和美国翻脸。所以,这种事情很难持续下去,只要有一点苗头,欧盟的天然气价格就可能迅速上升。
俄罗斯的大反攻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俄罗斯在反攻和不反攻的选择上,笔者倾向于俄罗斯很可能在2月下旬开启大反攻模式,并在3月份取得对顿巴斯全境的全部控制。
有人可能说,俄罗斯打了一年了,顿涅茨克都没多大进展,难道一两个月就能结束战斗?这要看背景,现在的俄罗斯如果不能给乌克兰致命一击,那就只能等着西方给俄罗斯釜底抽薪。
为什么说2月份呢?因为俄乌冲突就发生在2月份,说明在2月份,在乌克兰比较适合发动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加上俄罗斯在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向军工企业施压,务必保证俄军的装备供应,到2月份,这基本都要三个月了,而且距离动员30万预备役也差不多半年了。
这意味着俄罗斯这次基本做足了准备,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再发动新一轮攻势更待何时?这次俄罗斯会不会再次落空选择不发动攻势?
这种可能很小了,因为当战争的成本低于被制裁的成本时,战争是大概率要发生的。普京已经很明白,不把西方打疼,俄罗斯将永无宁日。在2月份俄罗斯会不会发动新一轮的攻势,拭目以待。